2023年4月,海南一男子在回家路上,看見一只怪異的「外星生物」。
看上去像糾纏成一大團的老樹根,樹根表面裹著一層黏黏糊糊的膠狀液體。最恐怖的是,樹根上分叉的枝丫居然還在慢慢蠕動。
無論是誰,在夜晚看見這團怪異生物都會被嚇一跳。不過,這倒不是外星來客,它還真是地球上的生物,只是它生活的地點在海洋。
怪異生物可能是漁民打魚時從海里撈上來,隨手扔到路邊的。
「會動的老樹根」學名叫筐蛇尾,憑借它古怪的長相,肯定能入選「海洋十大噁心生物」的榜單。
筐蛇尾,棘皮動物門、蛇尾綱里的動物,跟我們熟悉的海星是親戚。
筐蛇尾,顧名思義,蛇的尾巴編織成的籮筐。
它還有一個更加形象的名字,叫作美杜莎頭顱。美杜莎,希臘神話里的蛇發女妖,腦袋上盤著幾十條扭動的毒蛇。如果被她的目光凝視,你將化為一尊石像。
筐蛇尾身上那些粗粗細細、密密麻麻扭動的觸手,就像美杜莎腦袋上盤繞的毒蛇。不過你不用怕它,筐蛇尾不是毒蛇,它的觸手上沒有毒。另外,它細小的手指頭也抓不住你,只能在海底抓一點小魚小蝦吃。
雖然筐蛇尾長得很嚇人,但是跟它家大表哥海星相比,筐蛇尾捕獵時要溫和很多。它的食物大多是小型的浮游生物,有時能抓到幾只磷蝦,個頭最大的獵物,也只是身長只有3厘米的小魚。
筐蛇尾喜歡呆在水流強勁的區域,白天趴在海底的珊瑚礁,或者海綿上,安靜地休息。到了夜晚,它就爬上珊瑚礁頂端,舒展大大小小的觸手,從水流里撈一點小型生物當晚餐。
筐蛇尾不會游泳,觸手只能推動身體在海里進行短距離滑行,它最擅長的行動還是爬行。遇到危險時,如同蛇尾一樣的觸手,會緊緊抱住自己,把自己包裹成一只藤球。
在海洋里,筐蛇尾比你想象中的更常見。
世界上一共有2000種筐蛇尾,新種類還在不斷發現中。它們從南極到北極,遍布整個海洋。從水深15米的淺海,一直到水深
2000米的深海,到處都有它的蹤跡。來看筐蛇尾的身體細節,它有一個圓盤身體+圍繞身體擴張的手臂分支。
它先從圓盤身體上,長出5根主手臂。接著在每根手臂上一分為二,分出2個分支。分支上繼續一分為二,再分出2個分支。手臂越分越細,最末端的分支,像龍爪菜一樣卷曲盤繞。最多的時候,一只筐蛇尾能分出5000多個手臂分支。
最大的筐蛇尾,手臂長度能達到70厘米,體重超過5公斤。
筐蛇尾和海星的共同點挺多,它倆都是輻射對稱,身體有5條對稱軸,長出一模一樣的5條主手臂。跟我們常見的兩側對稱動物(包括人類)相比,輻射對稱動物只有正反的差別,不能區分左右、上下。
身為棘皮動物,筐蛇尾和海星一樣,身體里有一套「導管系統」。導管系統是充滿體液的管道網絡,從圓盤身體中央延伸到每一條手臂,通過導管輸送氧氣和營養。它倆沒有大腦,但是有神經系統,從身體延伸到手臂。它們沒有眼睛,但是有感知光線的眼點,能辨識光線變化,在黑暗處藏身。
雖然身體結構簡單,但是筐蛇尾和海星,擁有2個人類比不上的強悍能力。1是既能變軟又能變硬的手臂,2是強大的再生力。
變軟又變硬的手臂
筐蛇尾的手臂,跟海星手臂類似,有骨骼和包裹住骨骼的橡膠狀皮膚。
皮膚的主要成分是膠原組織,但是,筐蛇尾和海星的膠原組織,跟你手臂上的不同,它們的膠原組織叫作可變膠原組織,能夠自主變軟或變硬。
活動時,它們的膠原組織是軟的,能彎曲能伸展能爬行。遇到危險時,膠原組織在幾秒內變硬,皮膚變成御敵的鎧甲。
活著的時候,膠原組織是柔軟的。死亡時,變成硬質的標本。
切掉再長的手臂
除了可變膠原組織之外,筐蛇尾和海星還擁有強大的再生能力。
它倆的手臂切掉一條,還能再長一條。切掉2條,再長2條。刺激手臂關節處的神經,可變膠原組織會溶解,手臂能自主脫落。切掉一條手臂送給你,成為它倆逃生的慣用招式。
手臂再生的時間,每個物種都有所不同。筐蛇尾的再生速度沒有海星快,另外,生活在寒帶海洋里的筐蛇尾,再生速度比熱帶地區的要慢一些。
筐蛇尾比不上海星大哥的另一個方面,是它的捕食和消化能力沒有海星強。
海星能吞食大個頭的動物,連帶殼的牡蠣、螃蟹,甚至帶刺的海膽都能吃。它的胃袋能直接從身體里翻出來使用,用完后再回收。
吐出胃袋的操作,筐蛇尾就做不到。它也消化不了大個頭的食物,只能用密密麻麻的手臂收集一些殘渣碎食,慢慢掃進圓盤身體中央的嘴里。
當看見筐蛇尾密密麻麻,像魷魚須一樣的觸手時,我知道肯定有同學會提問:筐蛇尾好吃嗎?
如果你吃過海星的話,就會發現海星并不好吃。5條硬邦邦的手臂沒有肉,吃不到什麼東西,只有身體里的海星籽能吃。
筐蛇尾的手臂跟海星的類似,沒有肉,沒有食用價值。實際上,它趴在海底時,很多魚蝦和海洋生物都看不上,不會去捕食它。
不好吃的筐蛇尾,安靜地呆在海底,繁衍了5億年,慢慢散布到海洋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