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否忍受你的血肉被敵人活生生地撕扯吞食,而你默默隱忍只為積攢力量完成最后的反擊?本文將通過一只老年鱷魚與獅群之間的故事,向大家展現野生動物的堅韌與不屈。
丹尼爾·羅森格倫是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多年來在非洲塞倫蓋蒂國家公園追蹤并拍攝各種動物的鏡頭。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追蹤一群獅子,但當他找到獅群時,卻驚訝地發現獅子們正在吃一只尼羅鱷。
當時獅群的大部分成員躺在附近的樹蔭下休息,只有三只小獅子和一只成年母獅留在鱷魚身邊進食。年輕的獅子專注于吃后腿,已經啃到見骨。成年母獅打算撕開鱷魚的脖子,但一時未能成功,緊接著它嘗試把鱷魚翻轉過來,以便從肚子下口。這期間鱷魚的反應是一動不動,因此羅森格倫判斷這只鱷魚已經死了,但接下來的一幕令在場的所有人和獅子始料未及。
突然,鱷魚此前緊閉著的雙眼睜開了,閃爍著黃綠色的光芒充滿活力,那絕非亡者的眼神。
帶著憤怒和驚訝,甚至對鱷魚無端「詐尸」的一絲恐懼,獅群開始圍著鱷魚咆哮著,然而鱷魚完成那次攻擊后又繼續趴著不動,直到獅群失去興趣離開,都再也沒有任何動作。
這條鱷魚的最終命運如何?羅森格倫第二天又回到了事發現場,在不遠處的水坑中找到了死去的鱷魚。顯然身受重傷的鱷魚用盡最后的氣力爬回到水中,這個又窄又淺的小水坑,為鱷魚提供了生命中最后的棲身之所。當羅森格倫一周后再次來到這里時,已經什麼都沒剩下了,估計是草原上的清道夫們吃掉了尸體。
詐尸一說當然只是一句玩笑話,要合理解釋鱷魚這種奇怪的舉動,還是要從鱷魚本身的生理特性入手。
有研究表明,鱷魚在長時間的劇烈運動體力耗盡后,血液酸堿平衡會被破壞,因無氧代謝導致血液中積累大量乳酸。為了讓血液酸堿度恢復到正常水平,鱷魚需要長時間的休息去補償氧債,恢復時間長達數小時甚至可能超過一天。在恢復期間,鱷魚的運動表現受到極大的限制,具體表現為反應遲鈍甚至任人宰割。更糟糕的是,如果鱷魚沒能正常恢復,最終將會因為酸中毒而死亡。
接下來我們嘗試把案情重演——這條鱷魚遭遇一群獅子的圍攻,盡管幾米開外就是一處水坑,但水太淺很難作為鱷魚的庇護所,于是鱷魚被迫在岸上應付獅群。獅子們可能會從多個方向實施攻擊,這迫使鱷魚一次又一次地做出猛烈的撲擊沖刺或者急轉身的動作。
長時間的劇烈運動過后,鱷魚體力槽被清空,血液酸堿度急劇下降,陷入了「死機」狀態。原本也許只要休息幾小時就能恢復如初,但獅子沒有給它任何機會,其中四只大貓開始進食看似已經死亡的鱷魚,在進一步制造傷害的同時限制了血液酸堿平衡的恢復。
內部是失衡的血液酸堿度,外部還有獅子在持續撕咬,如此內外交困之境地,鱷魚卻也只能暫時隱忍。在獅子吃了一段時間后,鱷魚終于恢復了一些體力,這些能量足夠它發起一次有效的攻勢,于是就有了突然睜眼攻擊母獅的那一幕。
好不容易積攢的體力再次耗盡,鱷魚再度陷入沉寂,但最后搏命一擊的氣勢已經震懾到獅子,為自己爭取到了最后的清靜和體面。
如果說酸中毒+獅子咬傷共同促成了鱷魚的死亡,那麼年齡因素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觀察這只鱷魚的吻部我們可以發現,它的所有牙齒都掉光了,上下頜都是光禿禿的。鱷魚具備再生牙齒的能力,如果一只鱷魚沒有牙齒或僅有幾顆牙齒,原因無外乎這幾點——年齡、體況、基因以及環境因素。
年老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因素,不少老年鱷都有類似的情況,所以我覺得這很可能是一只年紀很大的鱷。年老的鱷魚在身體機能和受傷后的恢復力上都不如年輕個體,加上酸中毒造成的危害實在非同小可,最終導致它再也沒能恢復過來,就此一命嗚呼。
過去也曾發生過其它類似的「詐尸」事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發生在澳大利亞北領地的一個案例。當時有一條巨型灣鱷被漁網纏住了,漁民看它一動不動,以為鱷魚已經被淹死了。這條鱷魚非常巨大,據報道說估計有6.7米,漁民們非常興奮地和巨鱷合影留念,甚至大著膽子把腦袋伸進鱷魚的嘴里。
然而在某個時刻鱷魚突然就活了過來,把在場的人嚇了一跳,隨后被漁民用斧頭結果了性命。
這條鱷魚的頭骨長度是72.8厘米,它生前的體長雖然不太可能達到6.7米,但大機率要比6.17米的洛龍更大。當時記錄該事件的學者很巧妙地用了恢復這個詞,這條鱷魚在被漁網纏住后很可能劇烈掙扎過,并在一段時間后精疲力盡陷入了靜止狀態,在發現它的漁民看來就像是淹死了一般。之后在漁民拍照合影的那段時間里,鱷魚恢復了一些能量,最終實現了重新啟動。
獅子和尼羅鱷是非洲大陸上最為強勢的兩種掠食動物,兩者的沖突多為獵物主導權的博弈,很少激烈到真正分出生死。在那極少數的致命互動中,像本文中這麼曲折的更是聞所未聞,獅子在陸地上的強大自然值得贊嘆,但鱷魚在種種不利因素下展現出的堅韌品質更加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