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這只大貓的兇狠嚇到了,請聽題:這個貓的胳膊肘怎麼向外拐的?
對不起拿錯劇本了,我想問的是,為什麼這個貓的膝蓋是往后彎的?
想好你的答案,再往下拉。
好了,正確答案是:你想的可能都不對。這個貓的膝蓋根本就沒有向后彎。
想不明白?重新看看這張圖:
A和B哪里是膝蓋?其實正確答案是A。至于B……其實相當于腳后跟。
等等,那B下面那一截又是什麼?
那相當于人的腳底板,用人類中心主義的說法,貓(不管大貓小貓)是拿「腳趾頭」走路的。
Emmm……你這個貓怎麼亂長啊?
其實一點都不亂。動物走路的方式好多種,人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動物都是用哪里走路的?
根本上說,我們這些哺乳動物雖然腳有著不同稱呼,比如爪子、腳、蹄子、蹶子等等,但腿腳都是同一套構造,只不過具體零件大小有所差異罷了。
以骨盆為起始點,往下大致能拆成熟悉的6部分:
大腿:股骨
膝關節
小腿:脛骨、腓骨
腳踝:若干塊骨骼統為跗骨,組成腳腕、腳跟
腳掌:跖骨
腳趾:3節趾骨(近端、中端、遠端趾骨)
對人類來說,后三項都是腳。行走時,腳跟、腳掌、腳趾會依次觸碰地面,這些結構三位一體才算一只合格的「腳」。
人腳、狗后爪、馬后蹄
人腿、狗型腿、馬型腿、鳥型腿
但動物的腳卻沒有這種要求。我們印象里那些長爪的肉食動物基本是踮著腳尖、靠兩只腳趾頭著地的,而那些長蹄子的食草動物更加極端,是靠最末端的腳趾的腳趾甲走路的。
(所以,動物跳芭蕾是不是根本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這就引出了陸地上哺乳動物的三種后肢行走方式:腳掌走路(跖行式)、腳趾走路(趾行式)、腳趾甲走路(蹄行式)。
跖行式:腳,笨重的腳
在這三種行走方式里,人類采用的跖行式其實是比較古老原始的一種。這種行走方式要求跖骨著地,成為扁平的腳掌。滅絕動物中,幾乎所有早期哺乳動物都用這種方式走路。
雖然原始,這種形態也不是沒有好處。比如,利于承重,走路穩當,熊、小貓熊、兔子(靜立時)、嚙齒類這些圓滾滾的動物都是跖行式的。手掌、腳掌和細長指節也給了靈長類善于攀爬抓握的手腳。相對的,缺點也很明顯——跑得慢。跑路靠腿不靠腳,腳上「零件」過多并不利于移動。
跖行式動物中還有個比較特殊的存在——袋鼠。袋鼠的腳掌不用來邁步,它們的主要運動方式是雙腳起跳。
趾行式:貓舔的肉墊下面是腳趾
與跖行式動物相比,踮腳走路的趾行式動物擁有了一個巨大優勢:腿長。
紫色:大腿,粉色:小腿
有些哺乳動物的跖骨沒有變為貼地的腳背,而是向上抬起,這些僅用幾個腳趾頭(跖骨)支撐身體和行走的動物稱為趾行式動物。
雙足或四肢著地的人與狗
哺乳動物中,貓科動物都是典型的趾行式動物,另外,狗、狼、狐貍也采用了這種移動方式。它們和人類一樣,也有三節腳趾,不過僅用前兩個著地。腳趾后的跖骨(人類腳掌)脫離地面,高高翹起,升級為一節新腿。這節主要由跖骨組成的腿又瘦又長,十分有存在感。
如果你家養過貓,你可能知道貓底盤以下可見的部分,就是這節小瘦腿。這節腿往上,還有貓低調的、真正的小腿(脛骨)和大腿(股骨,幾乎在毛里)。這也是為什麼每條貓拉開都那麼長的原因——趾行式動物就是比兩腳獸多一截腳掌升級成的腿。
雙腿骨折的貓,紅色繃帶:腿,繃帶以下:腳
趾行式動物大都有很強的肉食性,下肢末端靈巧,善于悄無聲息地快速移動。
它們貼在地上的兩個指頭也沒有閑著。人類經常把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四肢末端有肉墊和指甲的部分稱為「爪子」,因為有鉤狀的指甲,附著在末端趾骨上。狗、狼、狐貍這些犬科動物的指甲是收不回去的。而除了獵豹以外的所有貓科動物(包括獅子、老虎、家貓)都可以把指甲縮進皮鞘。平時收起來,減少磨損,等到要用時唰地伸爪,配合肉墊暴擊撓死對手。
既然用指節走路,貓和狗腳上的肉墊也是長在趾骨上的。也就是說,從人的角度看,貓舔爪是貨真價實地在舔腳指頭。
除了上述肉食者,趾行式動物的另一個代表是鳥。
鳥會飛也會走,用腳趾頭抓地。按照哺乳動物中股骨以下都算腿的通俗理解,鳥類應該有著超長腿。和貓、狗一樣,鳥類爪子之上的腿也可以分成三部分:大腿(股骨)、小腿(脛骨)和跗跖骨。跗跖骨是鳥類獨有的結構,是跗骨(相當于人類腳踝)和跖骨(腳掌)二合一。我們看到的鳥類分叉的爪子之上緊接著長長的一節腿就是跗跖骨。生活里,常見的跗跖骨和腳趾組合是雞爪子,雞爪子往上的琵琶腿才是雞小腿,大腿從外面看不見。
你可能更熟悉這樣的大腿+小腿組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