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誰沒被斑羚飛渡的故事感動過,誰沒感慨過鱷魚與牙簽鳥的默契配合。今天我們就來打破這一切。
我笑著對你說,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目錄:
1、鱷魚與牙簽鳥,你看到的照片都是假的。
2、刺猬背上扎著水果,對不起刺猬不愛吃水果。
3、老鷹為了讓幼鳥早日學會飛翔,會把幼鳥推下懸崖。這童話一定是家長們編的。
4、溫水煮青蛙,在滾燙的開水里也跳不出去。
5、斑羚飛渡。斑羚:我不會飛,甚至有點可笑。
童話:
鱷魚與牙簽鳥是共生的關系。鱷魚在進食后,會張開嘴巴讓牙簽鳥進入自己的口腔。牙簽鳥會吃掉鱷魚塞牙的肉和寄生蟲。
真相:
鱷魚并不需要牙齒清潔,它們的牙齒都是定期更換的。另一方面鱷魚牙縫很大,而且不斷有水流沖刷,一般不會塞牙。雖然牙上確實會有細菌什麼的,但這也不是鳥能解決的。
你告訴我,這牙縫怎麼塞牙?
這個情節最早是希羅多德描述的,他說有一種鳥叫「trochilus」,這種鳥會跑到鱷魚嘴里吃掉里面的寄生蟲和腐肉。
尼羅鸻這個鳥是的確會在鱷魚周圍活動,它們可能真的從鱷魚嘴里找過食物,所以歷史上有人說看到過這種現象。但這(至少在現代)絕對不是鳥的主要食物來源。很多鳥類覓食的時候都和鱷魚離得很近,鱷魚在曬太陽的時候對鳥是幾乎完全不理的。而鳥是機會覓食者,鱷魚身邊如果有蟲子,它們不會放過;如果鱷魚嘴里有蟲子,它們沒準也會去叨一口。
童話:
刺猬會把水果扎在刺上,把水果背回家。
真相:
刺猬主要以昆蟲為食,對水果的興趣不大。刺猬的刺主要用于防御,并不用來獲取食物。
如果有幸觀察到野生刺猬的糞便,會發現里面有大量未消化完全的鞘翅目昆蟲甲殼。
刺猬的排洩物
童話:
為了讓孩子早點學會飛行,老鷹父母會把孩子推下懸崖。只有摔斷翅膀、讓肌肉充血,幼鳥的翅膀才能更結實、才能學會飛行。
真相:
大型猛禽的雛鳥生長非常緩慢,當飛羽長得差不多的時候,雛鳥本能地開始在巢中撲扇翅膀、練習飛行。這是自然而然的過程,父母完全不會干預。事實上,當雛鳥會自主進食以后,父母除了帶回食物以外,基本不會回巢陪伴孩子。
老鷹是通稱,一般指代各種猛禽,如鷹、鵟、鷲、雕、鳶、鷂等。這些類群中,雕和鷲喜歡在懸崖筑巢,如高山兀鷲、金雕等。
這些大型猛禽每年只繁殖一次,每巢1-2枚卵,大多1枚。也就是說,一旦繁殖失敗,這一年就再沒機會了。因此,猛禽父母會竭力保證孩子健康成長,怎麼會干把孩子扔下去這種蠢事。但父母能做的也只是提供食物與保護而已。
當雛鳥的羽毛完全長好,它們就會離巢飛行。于鳥類而言,飛行是本能,就像人類的孩子,到時間了就會走路。盡管幼鳥會飛了,父母仍會繼續提供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幼鳥的飛行越發熟練,也會在本能與好奇心的指引下抓樹枝、玩耍、追逐獵物。自然而然地,它們就學會捕獵了,也就慢慢地獨立了,然后離開父母的領地,尋找屬于自己的天空。
很多人對這個謠言印象深刻,可能是因為看過BBC紀錄片《生命的故事》第1集中的白頰黑雁。片中白頰黑雁的父母為了躲避地面上的食肉動物,將巢穴筑在了石塔之巔。安全倒是安全了,但小雁們無法覓食,必須要在會飛之前「跳崖」,但這和老鷹逼迫小鷹跳崖學會飛翔完全是兩碼事。
通過紀錄片學習知識是個非常好的習慣,但是請大家分清紀錄片故事的主人公呀。不過也不能全怪你們,要怪就怪這些流傳甚廣的騙人童話,才讓大家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被媽媽用這個童話鞭笞著長大的孩子們吶,這事兒真不怪鷹鷹。
在滾燙的開水里也跳不出去
童話:
青蛙直接放到開水里面,青蛙就跳出來了;而把青蛙放到涼水里面慢慢加熱,青蛙就不會跳出來,直到被煮死。
真相:
把青蛙直接放到滾燙的開水里絕對直接燙死,青蛙在進入沸水的過程中造成的燙傷,應該足夠讓青蛙喪失運動的能力了。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到冷水里慢慢升溫,青蛙會不會被煮死也不一定。
青蛙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的溫度進行調整。
早在1869年,德國的科學家哥而茨就曾經煮過青蛙。他將一只正常的青蛙放入冷水后,以大約每分鐘3.8℃的加熱速率進行加熱。青蛙在感覺到不適后是可以跳出來的。
而1872年,一個叫做亨滋曼的人宣布,如果你加熱的速率足夠低,那麼,青蛙并沒有跳出來的打算。
這些「煮」青蛙的實驗目的都是考察溫度和神經反射性的關系。在較快的加熱速率下,青蛙能跳出來,原因很好理解:熱刺激引起了青蛙的應激反應——跳走。而在較慢升溫過程中,由于類似「感覺適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