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鷹獵文化傳承幾千年,除了北方哈薩克族馴金雕,在云南也有一種神秘的馴鷹習俗,那就是麗江納西族的鷹獵傳統。
納西族人抓到合適的鷹之后,第一件事不是熬鷹,而是要把鷹的眼皮用線縫起來,幾天之后才會拆開。
聽起來殘忍,但馴鷹人不會傷害不合適的鷹,每年還會把自己辛辛苦苦馴出來的鷹放歸野外,似乎也沒對鷹造成多大傷害。
這種神秘的少數民族馴鷹,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到底是好是壞,還是應該了解之后再下定論。
在麗江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上,一條候鳥遷徙的通道橫貫古今。每年秋天,被北方寒冷驅趕而來的猛禽,都會在麗江歇一歇腳,繼續向著更難的地方進發。
這樣一個候鳥遷徙的驛地,也孕育出了麗江納西族獨特的鷹獵文化。
納西鷹獵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公元1253年,那時云南的大理還是一個南方小國。元朝開國皇帝率軍南征大理,在麗江古城安營扎寨。
蒙古大軍長時間留在麗江古城內,將它們獨特的鷹獵狩獵習俗傳到了當地。
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麗江紀略》對此有詳細描述。
當地的納西族屬于古羌族的后裔,與奔騰而來的蒙古鐵騎一樣,屬于古老的游牧民族,對于蒙古的鷹獵文化自然很容易接受。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鷹獵文化本就起源于納西族的先民,他們的先民遷徙至云貴高原后,將這種獨特的狩獵方式傳承下來,成了當地一大特色。
無論是外部的傳入,還是內部的傳承,納西族的鷹獵文化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學習其他民族的狩獵技巧,融合改進,才成了我們今日看到的樣子。
如今的鷹獵文化,由于捕鷹、馴鷹、馴犬、鷹獵、放生五個環節組成。
隨著歷史傳承的逐漸淡化,這五個部分已經變得七零八落,很多人只精通后面的馴鷹、鷹獵與放生。
他們手里的鷹大多是從市場上購買,因此捕鷹成為了一些老獵人才有的本事。捕鷹講究天時,只有在老鷹下了小鷹,并且小鷹離開老鷹生活以后,老鷹才會獨自出來活動,這個時候才是捕鷹的時機。
一般捕鷹從九月下旬開始,十月到十月中旬是最好的時候。這個時間,也是北鷹南遷的季節。
捕鷹之前要準備一只作為誘餌的鴿子,和一張用于制作陷阱的網。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往海拔高,人煙稀少的地方設置捕鷹陷阱。
獵人們將網用樹枝立起來,網下放上一只鴿子,鴿子與網用巧妙的機關連接,還有一條線連到獵人手里。
陷阱制作好,獵人會悄悄躲在一旁觀察。一旦察覺到天上有鷹飛過,立即拉動手中的線,線一頭的鴿子也隨著動。
鴿子的動靜吸引了天上的鷹,它們朝著美味的食物直沖而下,沒想到著了道,鴿子沒吃到,網先招呼上了。
麗江地區多山地,它們馴養的的鷹主要的是蒼鷹。蒼鷹飛行速度快,捕獵能力強,能夠獵殺比自己體重大4倍的獵物。視力也極佳,就算在云端都能看見地上的一只老鼠。最厲害的武器還是尖銳的爪子,抓穿一個人的手掌不是問題。
每年第一只被捕獲的鷹都有很好的市場,許多鷹獵愛好者爭著搶著要。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第一撥黃鷹,也就是剛出生的雛鷹,一賣就是十幾塊大洋,頂得過麗江古城一個普通工匠兩個月的工錢。
一只鷹被成功捕獲后,會用線將眼睛縫住,線頭在頭頂打個結。鷹獵人認為,沒有接觸過人類的新鷹,縫上眼睛后就看不見人類活動,避免受到驚嚇,一旦受到過驚嚇,這只鷹就很難馴服。
除此之外,還會在鷹的尾巴上裝定位器,在腳上纏繩子,方便它們束縛在手上。
眼睛被縫住的時候,鷹獵人會帶著鷹熟悉人類的社會,讓它漸漸熟悉人的氣息,等到鷹可以站在手上吃食后,就會將眼睛解開,開始了熬鷹。
剛放開眼睛的鷹
從中國「熬」字就能看出,這個過程一點都不輕松。
熬鷹要干的事很簡單,就是不給鷹睡覺,讓它們疲倦以后,就好馴養。
鷹在熬,人也在熬,為了讓鷹時刻醒著,人需要二十四小時看著它,一旦鷹準備睡覺,就要將它們搖醒。
為了讓鷹適應手上的生活,熬鷹的時候鷹一直站在胳膊上,白天的時候還要帶著它四處溜達,目的是讓鷹熟悉人類,丟掉野性。
鷹以后的生活區域,也多半是人的手上。將鷹架在手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鷹在捕獵以后有沒有受傷。
將手轉一圈,鷹被驚飛以后能夠再次落到手上,說明沒什麼問題。
三天以后,熬鷹就由連續通班變成了白班,這時候就不需要每時每刻盯著鷹,只需白天帶出去溜達,晚上將它們綁在鷹桿上,與以后的搭檔獵犬相互熟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