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雉是一種吵鬧的鳥,會發出各種嘶啞的叫聲,包括[呻·吟]、呱呱叫、嘶嘶聲和咕嚕聲。這些叫聲通常與身體動作有關,例如展翅。麝雉是一種食葉動物——它吃它所生活的沼澤和河流棲息地中生長的植物的葉子(以及較小程度的水果和花)。它沿著樹枝笨拙地爬來爬去,而且相當溫順,通常允許近距離接近。
軍艦鳥分布于所有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是一種大型細長的海鳥,大部分為黑色羽毛,這五個物種的外觀彼此相似。最大的物種是華麗的軍艦鳥,體長可達 114 厘米,其余四種中的三種幾乎同樣大。較小的軍艦鳥要小得多,長約 71 厘米。它們的羽毛以黑色為主,尾巴又長又深,還有長鉤狀的喙。雌性有白色的下腹部,雄性有一個獨特的紅色喉袋,它們在繁殖季節將其膨脹以吸引雌性。它們的翅膀又長又尖,跨度可達 2.3 米,是所有鳥類中翅膀面積與體重之比最大的。
趙孟俯《竹戴勝》,c. 1254–1322(上海博物館)
戴勝是一種色彩繽紛的鳥類,分布于非洲、亞洲和歐洲,以其獨特的羽毛「王冠」而聞名。長期以來,戴勝鳥以一種被認為是防御的姿勢來曬日光浴,它們將翅膀和尾巴低低地貼在地面上,并抬起頭來享受日光浴。它們經常折疊翅膀并在中途梳理羽毛。還喜歡進行灰塵浴和沙浴。成鳥可能在繁殖季節后開始換毛,并在冬季遷徙后繼續換毛。戴勝是一種獨特的鳥類,對其分布范圍內的大部分地區都產生了文化影響。它們在古埃及被認為是神圣的,并被「描繪在墳墓和寺廟的墻壁上」。2008年戴勝被選為以色列國鳥。
王禿鷲是一種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大型鳥類。它體型龐大,主要為白色,頸羽、飛羽和尾羽為灰色至黑色。頭頸禿,皮膚顏色各異,有黃、橙、藍、紫、紅等。王禿鷲的喙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橙色肉質肉阜。這種禿鷲是食腐動物,吃任何東西,從牛的尸體到猴子和其他樹棲哺乳動物的尸體,再到擱淺的魚和死蜥蜴。王禿鷲無需其他禿鷲的幫助就能在森林中找到腐肉,這表明它是利用嗅覺來定位食物的。
據了解,王禿鷲在圈養條件下的壽命可達 30 年。
劍嘴蜂鳥的特點是其異常長的喙,是唯一一種喙長于身體其他部分(不包括尾巴)的鳥。它用喙從長花冠的花朵中喝花蜜,并與西番蓮物種共同進化。大多數蜂鳥用嘴梳理毛發,而劍嘴蜂鳥則用腳來抓撓和梳理毛發,因為它的喙太長。劍嘴蜂鳥是一種捕食者,以花蜜為食,尤其是西番蓮和其他西番蓮的花蜜。它還捕食昆蟲。它從二月到三月繁殖,并用苔蘚建造杯狀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