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薩維特里河中,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感人「救助事件」——兩條沼澤鱷魚用鼻子「引導」一只跳入河中的流浪狗安全渡河,躲過一群野狗的獵食。
一隻被群狗圍攻的流浪狗,因無處可逃竟跳進有著3條鱷魚的河岸中,正當以為牠九死一生之際,鱷魚們竟「推」牠上岸到安全的地方。事件令科學家相當訝異,認為鱷魚似乎正展現出「同情心」。
綜合報道,印度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河岸上,有一隻被狗群欺負的流浪狗被逼到河邊,一方是群狗霸凌的可怕場面、另一方卻有3條鱷魚虎視眈眈,那隻流浪狗無路可逃,選擇了「跳河」,一如所料,3條鱷魚隨即游近徘徊,但牠們都沒有去吃牠,反而有兩條鱷魚用鼻子將牠推到安全的地方,以遠離欺負牠的狗群。
研究報告稱,這些鱷魚實際上是在用鼻子觸碰流浪狗,催促它繼續前進,以便安全地爬上河岸,并最終逃脫獵食。
鑒于鱷魚完全在攻擊范圍之內,可以輕易地吞食這只流浪狗,但它們都沒有攻擊,而是選擇將狗推向岸邊,這意味著鱷魚沒有饑餓的驅動力。
科學家們表示,不清楚為什麼這些重達450公斤的沼澤鱷魚不認為這是一個吃狗的機會。
他們表示,沼澤鱷魚有「歹徒」的惡名,但并不總是具有攻擊性,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的「情商」可能得到了展現。
科學家們表示,「情感共鳴」可以讓一個物種「體驗到對另一個物種的感情」,但這種情感共鳴還沒有在「歹徒」身上得到研究。
研究報告稱,一只狗被一群鱷魚「解救」的奇特案例似乎更多的是「移情行為」,而不是「利他行為」。
報告指出,就動物認知而言,爬行動物的認知能力被低估了。
據悉,沼澤鱷魚最常見于印度,成年雄鱷體長可達5.5米。
研究人員還詳細介紹了他們「好奇」地發現沼澤鱷魚也喜歡萬壽菊。報告稱,這些「歹徒」經常在薩維特里河邊的黃色花朵中漂浮和棲息。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由于花的特性,它有助于保護鱷魚免受真菌和細菌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