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紅燒煮熟了,為什麼還會發光?還是那種綠色的熒光,這魚還能吃嗎?」
近日,寧波一女子在自家遇到怪事,她的媽媽在碼頭買了幾條海魚回來,當天晚上就紅燒了一條,但沒有吃完。
半夜女子突然發現,紅燒的這條魚居然在黑夜里發出幽幽綠光,肉眼看很清晰,但照片拍出來就不太明顯,用手一摸,手上也有熒光,頓時就覺得后怕,畢竟家里人都有吃這條魚!
心生恐懼的女子隨后將吃剩的魚喂野貓了,冰箱里還有幾條冷凍的,也不敢吃了,還將「發光魚肉」的照片發到了網上,希望有專業人士能解答。
這照片一發,事態就越發不可收拾了。
有人說:「這是日本核污染導致的,放射性物質鐳發出的就是這種幽幽綠光!」
有人覺得:「是魚的水里加了孔雀藍(添加劑),是為了保證魚的鮮活,在這樣的水里待久了,就會有熒光。」
也有人分享自己遇到發光魚肉的真實事件,據說後來還吃了,沒什麼問題!
那這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可以參考前年的一個真實案例。
2021年,也在11月份,據《華商報》報道,陜西漢中的勉縣出現熒光肉事件,這次主角不是魚,是豬肉。
一男子在菜場里買了70多斤豬肉,差不多1000左右的價格,拿回家后,他的女兒陳女士發現豬肉有螢火蟲一樣的綠光,即使用水清洗,肉還是有亮光,就連水也會發亮。
這麼多肉究竟還能不能吃?該怎麼處理?成為陳女士心中最大的難題。
她找到市場攤位賣肉老闆,老闆堅持認為自己的肉來自正規渠道,肯定沒問題。
她又找當地市場部門反映,得到的處理意見則是:自己去檢測,有問題的話再來找我們!
她最后找豬肉出廠的廠家,當時廠家是答應送檢,有結果后再通報。
但是過了幾天,廠家又表示自己的流程都是符合規定的,這種情況不在廠家檢測范圍,還是得消費者自己拿去權威機構檢測。
反正最后這個事情,在多個部門踢來踢去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肉是全額退款了,至于究竟為什麼會發光,沒有查明原因。
事情雖然沒有結果,但陜西理工大學生物與工程學院食品系的教授耿敬章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發光主要是兩種東西導致的,一個是磷,一個是生物發光細菌。
磷可以通過兩種途徑進入豬體內,在日常的飼料添加,或者在賣肉的時候,為了讓肉更好看也更重,會在豬肉里注入一些含磷的添加劑。
如果是這個原因導致的,那麼這個肉還是要少吃或者不吃。如果是因為感染生物發光細菌才發光,那麼只要高溫烹飪,做熟了還是可以吃的。
生物發光細菌一般是因為儲存不當才會產生,本身沒有毒,細菌滋生也不會產生有毒物質,只要高溫滅菌,還是可以食用的。
其實,目前各種信息組合起來分析,發光細菌的機率更大!
因為發光細菌大多是海生的,而海洋里有很多會發光的物體。
例如那些著名的熒光海灘: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出現熒光海灘,中國河北秦皇島、大連、香港等地的夜晚,都曾出現過泛藍的海水。
熒光海灘中的亮光,一部分來自發光的浮游生物,例如甲藻夜光藻,還有一部分則來自那些發光細菌。
如果你扔一塊石頭到發光的海水中,或者此時海浪不停翻涌,藍光的持續時間會很長,這些生物受到「驚嚇」后會持續發光。
例如那些發光的海洋動物:
印象最深的就是鮟鱇魚,它生活在深海中,黑漆漆的,長得也很隨便,但它的腦袋上吊著一個「小燈籠」,在黑暗之中,會發出光線。它正是利用這種光線,引誘小魚前來,再一口將其吞下。
鮟鱇魚那釣魚竿一樣的小燈籠里面,就有很多發光細菌,這些細菌和魚是共生關系,魚給細菌提供「食物」,而細菌給魚提供「發光誘餌」,互惠互利。
從這些案例來看,發光在海洋中不算稀奇,那為什麼這種細菌會上岸呢?
其實發光細菌很脆弱,只要溫度稍微高一些,它就很難生存。開頭提到的紅燒魚,本身是不可能有細菌的。
但煮好后如果儲存不當,很容易出現二次污染,發光現象在死魚和水產品加工物上很容易出現。
而據陳女士表示,剩菜確實沒有放冰箱保存,有再次污染的可能。
發光細菌雖然沒有毒性,但它的出現,就意味著已經滋生了細菌,最好不要再食用。
利用細菌的發光屬性,可以檢測環境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質,可以檢測某一物質的含量是多是少,甚至可以檢測是否含有某個特定基因。
在眾多應用有,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用它來傳遞秘密信息。
早在2011年,就傳出美國科學家已經研制出了用發光細菌來傳遞信息的方法。
將不同的熒光蛋白基因植入7個大腸桿菌群落中,每一種的顏色都不一樣。
將其兩兩組合,那麼就有49種組合,可以涵蓋26個字母和23個符號編碼。
事先編好密碼本(假設紅綠是字母a,綠紅就是字母b),那麼根據不同的顏色排列組合,就能推算出對應的字母,再將這些字母組合起來,就能連成一句話。
用顏色組合來傳遞消息,本身隱藏地就很深,設計者為此還加了兩道「密碼鎖」。
第一道密碼鎖則是,傳遞的信息載體根本看不出來顏色。
已經編輯好的文字,先是在瓊脂上生長,這時候它是有顏色的,然后再用硝化纖維素制成的「紙」覆蓋在菌落上,以「拓印」的方式,將信息轉移到這張「紙」上。失去培養液的滋潤,細菌的顏色會消失,肉眼看不到任何顏色和信息。
將其放在含有特定化學觸發劑的培養皿中,顏色就能展現出來。
第二道密碼鎖則是,在細菌中還[插·入]了特定的抗生素基因。
怕內容會泄露,科學家們還在「紙」上多安排了一些雜亂無章的顏色組合,目的是混淆,并保護真實信息。
收到信息后,這些菌落要先經歷一波抗生素的打擊,沒有特定抗生素基因的細菌(無用信息)會死亡,留下的細菌,顯示出的顏色組合,就是真正要傳遞的秘密消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