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奇趣動物 動物趣事 奇妙趣圖 精彩八卦
奇趣動物
動物趣事
奇妙趣圖
精彩八卦
    
動物交配誰也不認?出去流浪的雄獅,長大后會認識自己的母親嗎?
2023/11/01

人類算是自然界中 家庭關系比較穩定的物種,孩子長大并不代表著一定要與家割離。而在更加原始、弱肉強食的自然界可不是這樣,一些動物, 尤其是雄性,在長大之后就會被驅逐出群體。

可動物 交配時似乎是六親不認的,萬一這個被驅逐出去 流浪的雄獅長大以后,又回到了原來的獅群,與自己的母親重逢,那麼它還會認識自己的母親嗎?

在外流浪的雄獅

流浪雄獅認得出母親嗎

大家都知道,在 獅群當中是有著 明確的等級和分工的,母獅們不僅要出門打獵,還要養育后代,而 獅群的核心獅王往往就需要躺著曬太陽,溜達幾圈宣誓自己的領土主權。

可以看出,獅王在獅群確實有著特權,而且這種特權不僅限于食物,更多體現在交配方面。獅群當中的雌獅,基本都是它的后宮人選,所以為了 避免其他雄性占有自己的雌性資源,哪怕是親生兒子,也會被 趕出獅群

獅王與雌獅

所以, 雄性獅子能與家人共處的時光可能只有兩年,兩年之后它就要開始自己的流浪生涯了。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覺得這就是因為獅王的自私,但實際上我們不能用人類的視角去看待這種問題, 獅群的更迭其實是符合自然演化的。

這個自然演化的需求,就是預防近親繁殖。因為如果所有的小雄獅都不離開獅群,那麼它們到了繁殖期, 交配對象就只有跟自己有血緣關系的雌性,在這種情況下,獅群的基因會因為近親繁殖受到影響。

小獅子與雌獅

在野外 三三兩兩流浪的雄獅,往往會組隊一起闖蕩,其中年輕力壯的甚至 會對獅王發起挑戰

如果不湊巧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原來的種群,那麼挑戰成功的獅王要面臨的就不是自己的后宮了,而是自己的母親或者姐姐妹妹,那麼這時候它們能辨認出來嗎?

雄獅之間的戰爭

在我們看來,似乎所有的獅子都長得差不多,并不像人類這樣擁有明顯的特征,所以離家出走多年的雄獅會不會無法辨認出自己的母親呢?

事實上,這種情況并不存在,因為 獅子辨別親戚的時候,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單純只用眼睛看,更多會用 嗅覺。其母親的外貌可能在這些年之間會出現變化,但是 氣味是不會改變的。

雌獅

所以能辨認出來是很正常的事情,至于會不會因此出現 近親繁殖,只能說不排除意外發生。因為當它們進入繁殖期時,動物是很難控制自己的,所以也有可能出現近交的情況。

但是一頭流浪雄獅,想時隔多年回自己的原生家庭上位的機率也是非常低的,早在它被逐出獅群的那一刻,大機率只會離家越來越遠。

雄獅開始流浪后會離家越來越遠

那麼, 近親繁殖到底會帶來怎樣的危害?為什麼未能發展出文明的動物都知道利用 各種方式來回避這個問題呢?

近親繁殖的危害

大家可能都知道,歷史上歐洲的皇室為了能夠保證自己 貴族血統的純正,所以安排了不少近親的婚姻。這看似是將皇室的血脈保住了,但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生出的 畸形兒越來越多,基因也在越變越不正常。

近親繁殖的畸形兒

所謂的近親繁殖,指的就是血統或者親緣關系十分接近的兩個個體進行交配,而這種繁殖會導致「近交衰退」。早在1876年時, 達爾文就提出了近親繁殖可能會帶來的危害,并且指出近親繁殖會 降低個體的適應度。

這是因為在近親繁殖的過程當中,其 后代會比其他后代更容易獲得存活的隱性有害基因,導致后代出現各種奇怪病癥, 存活率也大大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某一個物種一直保持著近親繁殖,那麼它們遲早會面臨后代「布袋換麻袋,一代不如一代」的現狀,最終走上滅絕的道路。

近親繁殖的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達爾文在1876年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但是在這之前他也曾對 遺傳學產生了錯誤的認知。

他在30多歲的時候認為,近親繁殖可以培養出好的馬駒和狗,所以這個機制應該也適用于人類。于是 他在和自己的表姐艾瑪結婚之后,就用后代的悲劇證明了近親繁殖的危害。

達爾文一生有 十個孩子,其中三個夭折,剩下的五個兒子和三個女兒雖然長壽,但是身體都比較脆弱,甚至有許多不正常的疾病。

人們在研究其家譜的時候還發現, 他的七個子女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這個病癥與達爾文中年之后的表現十分相似。更恐怖的是,這些子女中有 三個都沒有生育能力。

達爾文

由此可見,近親繁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動物們雖然無法像人類一樣,一條條梳理這種利害關系,但是 以生存和繁衍為第一目標的它們,自然在漫長的演化歷程當中,知道了這種 生殖策略并不好,所以就會 極力避免

那麼,動物們都會利用怎樣的方式來回避近親繁殖呢?所有的動物都像獅子一樣嗎?

獅群

動物回避近親繁殖的方式

實際上,動物們除了沒有發展出和人類一樣璀璨的文明之外,它們對于生存之道的理解其實是比如今人類更加深刻的。

畢竟我們現在已經站在了食物鏈頂端高枕無憂了,但是 動物依舊面臨著殘酷的篩選。所以,它們會通過各種方式 回避近親繁殖,不讓自己的后代在此影響下越變越弱。

人類在食物鏈中的地位

首先就是通過 親緣識別的方式,動物們可以依靠 特殊的手段辨別出親屬和非親屬,甚至連遠房親戚和直系親屬,它們都能辨認出來。

咱們在上文中提到的流浪雄獅,其實就是通過親緣識別的方式,來辨認自己的家人的。

科學家對10只黃山短尾猴交配期和產仔期交配行為觀察發現:非親緣關系的交配頻次占到97.9%,高于親緣關系的交配頻次。親屬間可以通過行為傾向抑制近親交配發生,且雌猴更主動回避交配,支持了近交回避的雙親投資理論。

黃山短尾猴

其次是通過 個體擴散避免近親繁殖,許多具有社群屬性的動物,都會讓成年的雄性離開原生家庭,而母親和女兒留下來,形成母系社會。不過也有雌性離開的,這樣的話就能形成父系社會,像貢貝國家公園的雄性黑猩猩就會留在出生地,雌性擴散到其他的種群當中。

貢貝黑猩猩

最后一種方式,是通過 延遲性成熟和生殖抑制,從而避免近親繁殖。比如獅群當中的雌獅在留下來后,到了性成熟階段面臨的對象可能是自己的親人。這時它就會延遲自己的性成熟節點,等待首領被另外的雄獅取代。

生殖抑制

此外,許多動物還會通過 與外面的種群配偶交配,來規避近親繁殖。

因為科學家根據分子遺傳鑒定技術,對不少物種的親子關系進行鑒定后發現,許多不太進行遷移的動物都有「婚外情現象」。這種 婚外交配現象,并不只局限于雄性或者雌性,而是在兩個性別當中都有發生。

在對已經研究的雀形目鳥類中,真正意義上的單配制(只含有單一雌雄配對)僅占14%,其余80%以上都在繁殖期的窩雛中檢測到「婚外」生子,從而證明了「婚外」交配的廣泛發生。

雀形目鳥類

由此可見, 動物們為了回避近親繁殖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別看它們并沒有人類的智商高,但是確實在與生存繁衍有關的問題上, 總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畢竟如果它們沒有在演化當中悟出這些生存之道,恐怕早就消失在世界上了。

精彩推薦
這種鳥類能在空中完成交配,還能邊飛邊睡覺,連飛300天不落地
奇趣動物
2023/12/11
一腳踢穿鋼板,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最危險的鳥類」——鶴鴕
奇趣動物
2023/12/11
禿鷲中最帥的「七彩猛禽」,號稱「萬鳥之王」的花美鷲——王鷲
奇趣動物
2023/12/11
14萬年前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白喉秧雞,如今卻又「原狀」出現
奇趣動物
2023/12/11
每隔3小時進行一次「同[性.交]配」,動物同性戀比異性戀更普遍?
奇趣動物
2023/12/11
牛角價值500萬的「巨角神牛」,牛糞可做防曬霜,牛尿還能染髮
奇趣動物
2023/12/11
長得最像毒蛇的無毒蛇——橫紋斜鱗蛇,靠眼鏡蛇的外表偽裝成毒蛇
奇趣動物
2023/12/11
外表可愛呆萌,卻被稱為「北極殺手」,罕見的「白精靈」——雪鸮
奇趣動物
2023/12/11
加拿大「天空兔」泛濫成災,滿地拉屎攻擊人,450萬只吃都吃不完
奇趣動物
2023/12/11
生殖器長在頭頂的喉交魚?網友回復:就數你名字邪惡
奇趣動物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