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位于內蒙古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尋找自然風光的時候,他偶然看到了雪地中有一排深深淺淺的腳印。悄咪咪地跟去后,他眼睛一亮,不自然地露出了姨母般的笑容:只見一只胖得沒有脖子的小鳥披著一身斑駁的羽毛,眼神堅毅地掙扎覓食。
他認出來了,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花尾榛雞!它們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及新疆阿爾泰山等區域。這是一種相當警惕的小鳥,能拍攝到運氣是相當的好!
看來根河市多年來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工作做得相當到位!這才讓人類有機會觀察到如此可愛的小生靈。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可愛的小胖鳥。
花尾榛雞是雞形目松雞科榛雞屬的中型鳥類,它們的分布蠻廣泛的,從從法國東部到中國北部都有分布。
它們的體長在35-39厘米之間,羽毛是相當的豐滿,尤其是在冬天。其白色基底的羽毛上有規律地散布著棕色和栗色的斑點,看起來就像是很有民族特色的毛毯圖案。
它們是群居的鳥類,一般是3-7只為一群活動,有時候能多到10余只。它們從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會開始外出覓食。覓食的時候它們會分開行動,但是彼此之間不會離得太遠,并時不時發出「gi-gi-gi」的叫聲相互聯系。
它們相當的警惕,只會選擇在地表植物茂密的松林緩慢的移動,因為在這些植被中,它們的羽毛就會起到隱蔽的作用。如果它們聽到周圍有陌生的聲響,就會直接一動不動假裝自己是某種植物。雖然聽起來很呆,但這種策略確實有效。如果感覺被發現了,它們就會突然爆發急速,實在不行就會直接原地起飛,發出不可控的翅膀扇動聲音,一般也就是在2-3米高的樹上停留查看情況,如果感覺危機還沒有接觸,那就會再次起飛逃離。
畢竟大部分時間是在地面活動的,因為它們的食物主要是以地面植物性食物為主,繁殖期也會吃點昆蟲補充營養。
基本上,花尾榛雞是一雄一雌的單配制,但在特殊時期,也可能會是多配制。它們發情的時候會張開尾巴,翅膀下垂,羽冠聳立,然后在地面上快速的跑動。
聽起來很熱鬧,但警惕的它們還是會盡量不發出聲音。不過雄鳥之間為了保護巢區和爭斗配偶,時不時還是會爆發戰斗。確定了配偶后,雌鳥和雄鳥幾乎是形影不離的。它們交尾后就會開始筑巢,將巢建在隱蔽的林中,以枯枝、落葉、松針、干草為主要材料。雌性會產下8-12顆卵,經過21-25天的孵化,雛鳥就誕生了。雌鳥會獨立撫養雛鳥,這是典型的獵鳥行為。雛鳥也是非常的膽小,它們在絨羽一干就能走動,幾天后能獨立覓食,不過想要飛還得過個三周。
花尾榛雞的分布相當廣泛,但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它們的數量就開始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了伐木活動的影響和人類的肆意捕獵。不過從21世紀開始后,針對它們的保護措施開始實行,使得它們的全球數量雖然還在不斷降低,但還沒有快到被認為是瀕臨滅絕的程度。
希望這種小胖鳥能長久地生活在地球上。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