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虎起源于300萬年前的東亞地區,經歷了數次擴散之后分布至亞洲多數森林地區,受限于高山、河流、海洋等天然屏障,最終老虎也沒能走出亞洲。
經歷了漫長的地理隔絕,現代虎最終演化出了9個亞種,分別是: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馬來虎、蘇門答臘虎、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后三種已經滅絕了。那麼現存的這6種老虎里面,哪種更能打呢?
在動物世界里,體型往往就代表著實力,體重差就是實力差,尤其是在同類型物種里面,越明顯。現存6種老虎里,體型最大的莫屬東北虎及孟加拉虎,其余老虎亞種體型明顯比它倆小,所以看誰更能打,自然落到了東北虎和孟加拉虎的頭上。
動物園里曾有孟加拉虎咬死東北虎的案例,但圈養老虎之間的斗獸對野生狀態時的爭斗參考意義不大。實際上當下東北虎體型較歷史相比降低了不少,與孟加拉虎體型相當,在實戰中變數太大。兩種老虎都各有優勢,受環境等因素影響,孟加拉虎更擅長內斗,而東北虎則更擅長外戰。
孟加拉虎的主要分布范圍是南亞地區,印度是其最大的分布國。在現存6種老虎里面,孟加拉虎是數量最多的一種,野生個體數已經超過了3000只。
印度次大陸素有「小非洲」之稱,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自然也就包括了能作為老虎口糧的大量有蹄類,所以這3000多只孟加拉虎,大多數都集中在印度次大陸上面。
如此局面,就造就了孟加拉虎的密度高,雄虎所能占據的地盤很小,領地意識極強,絲毫不容侵犯。
豐富的獵物資源讓孟加拉虎不必為了果腹而擔憂,所以它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爭地盤、搶老婆等「虎生」大事上。
正常來說,雄虎在離開母虎之后,都會在母虎領地邊緣「茍」一段時間,等到身體更壯、實力更強的時候就去爭地盤。
然而孟加拉虎領地小,一只地主雄虎幾乎能夠做到獨占,而且相互挨著,所以很難有給小雄虎成長的夾縫。這就造成了孟加拉虎年輕雄虎很難有成長空間,大多數都在半大不小的時候被壯年地主雄虎干掉了。
正所謂流水的雄虎,鐵打的地盤,即便是當上了一方霸主,成為了一只地主雄虎,但也并非是高枕無憂,
因為它的周圍,總是充滿挑戰者。這些挑戰者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周圍的地主雄虎,想要兼并擴大領地;二是正在崛起的年輕雄虎,亟需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領地。
沒有哪一只雄虎能夠一直保持壯年狀態,一旦開始衰老,露出疲態,就會被周圍更強壯的雄虎打敗。失敗的雄虎,要麼被殺死,要麼被驅趕至森林邊緣。
相對于孟加拉虎來說,東北虎所居住的亞洲東北部可謂是地廣虎稀。因為氣候寒冷等緣故,這里的獵物資源相對有限,所以一只東北虎就往往需要更大的地盤來狩獵。
面對偌大的地盤,一只雄虎很難有精力去守好,領地的邊緣經常會有其他入侵者,而地主雄虎對此沒有絲毫辦法,只能守好獵物資源最為豐富的核心地區。
由此可見,東北虎之間的內斗遠沒有孟加拉虎那般激烈,它們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獲取食物上面。
研究表明,東北虎最主要的獵物還是一些有蹄類動物,其中馬鹿、狍子、野豬占據了前三。然而相對于其他老虎來說,
在野外,黑熊和棕熊都是強者級別的存在,幾乎沒有天敵,只有東北虎才能捕食它們。秋季是熊類瘋狂覓食的季節,因為它們要為接下來的冬眠儲存脂肪。然而秋季也是東北虎捕熊的高發期,每年的秋季,東北虎都會捕熊打牙祭。
在1944-1959年間,科學家們就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記錄下了32起東北虎捕食烏蘇里棕熊的事件。針對東北虎的獵物及糞便成分的分析,人們發現熊類在東北虎的飲食結構里占了7.1%的比重,其中烏蘇里棕熊占比1%。
反觀孟加拉虎,由于并不缺乏獵物,所以它們的獵食策略就比較保守,主要是一些威脅不大的鹿類。面對一些稍微強大的對手時,也是選擇逃走。
比如在印度的塔多巴·安達里老虎保護區,就發生過孟加拉虎被懶熊追著打的事件,最后還是孟加拉虎靠著「水遁」逃走了。
從獵物資源上來看,孟加拉虎顯然已經達到了小康的水平,種群密度很高,內部競爭激烈。而東北虎還在溫飽線上,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吃飽飯上面,加上數量稀少,相互之間甚至很難見上一面,所以內部競爭很小。
老虎內斗是實打實的戰斗,而狩獵、捕熊等也要用到很多戰斗技巧,所以孟加拉虎和東北虎打起來,真不一定是誰贏,二者都擁有頂級的戰斗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