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子就省心許多了,不用擔心風吹日曬,即使臟了也很方便清洗晾曬,一條結實的布袋用上幾十年都沒有問題。
當然,捕蛇人也不是一上來就知道布袋是最好的裝蛇工具,職業捕蛇人也是踩過各種各樣的坑,才發現生活中常見的布袋子,原來是「寶藏好物」。
環境保護讓蛇越來越多
由于近幾十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對于野生動物的保護,捕蛇人這個職業也逐漸式微。
現如今,許多蛇都登上了保護動物的名單,還有許多在鄉村常見的蛇被列為「三有保護動物」,違法捕獵行為在我國國內是明令禁止的。
除此之外,許多養殖戶開始發展蛇類養殖,再也不需要捕蛇者頂著風吹日曬,冒著生命危險在深山老林中捕蛇。通過科學技術手段養殖蛇苗,不僅更安全,效率也更高,有品質保障。
在上世紀6、70年代以前,捕蛇人非常常見,他們主要幫助老百姓捕捉誤入家中的蛇。
夏季秋初是蛇類頻繁活動的時間段,有蛇會因為各種原因闖入市民家中,這時候就需要捕蛇人的協助,處理這些不速之客。
職業捕蛇人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資源相對匱乏,許多人想方設法尋求新出路。根據人們不同的需求,也誕生了許多特殊的職業,捕蛇人便是其中之一。
捕蛇這個工作并非人人都能勝任,作為專業捕蛇人,首先要十分了解本地各種蛇類,包括蛇的棲息環境和蛇類習性。
其次,捕蛇需要一定的經驗。過去的捕蛇人并沒有太多工具,許多捕蛇人就靠一手出神入化的徒手抓蛇手藝維持生計。
我們都知道打蛇要打七寸,不過不同的蛇「七寸」所在的位置也不同,這就需要捕蛇人擁有豐富的經驗,經驗老道的捕蛇人只需要一眼就能看出蛇的軟肋所在。
比起在農村中種田和養殖牛羊,捕蛇是一份高危職業,稍有不慎都可能當場喪命。高風險也意味著高回報,比起看天吃飯的農民,捕蛇人有著相對豐厚的收入。
捕蛇人會根據不同蛇的習性和活動情況,選擇合適的捕捉方式。比如在夜間出沒的蛇,捕蛇人就會在白天提前摸清蛇出沒的位置,做好記號后,等夜間再來抓捕。
如果是生活在巖石縫或者是樹枝上的蛇,就需要借助工具來抓蛇。過去的捕蛇人還沒有捕蛇夾這種高級裝備,一根趁手的木叉就是最好的選擇。
捕蛇人會用木叉卡住蛇的頸部,這樣既不會傷害到蛇,也能防止蛇發起反擊。控制住蛇后,再握住蛇的后半部分,即可將蛇活捉。
經驗不足的捕蛇人,不會去招惹類似眼鏡蛇和眼鏡王蛇的兇猛劇毒蛇。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手,有一套針對這些兇猛毒蛇捕捉方法。
當捕蛇人靠近眼鏡蛇時,它們會立起脖子張開肉翼,發出「呼呼」的警告聲來威脅捕蛇者。此時,捕蛇者就會拿出衣服、布袋、斗笠等物件套住眼鏡蛇的頭部,并用快速用手將其壓制下去。
能順利完成這一步,基本已經成功一半了。緊接著,捕蛇人會用腳踩住眼鏡蛇的身體,不讓眼鏡蛇找機會逃走。等到眼鏡蛇的體力消耗差不多后,捕蛇人就設法抓住其頭部,將眼鏡蛇丟進布袋子中。
早期也有捕蛇人嘗試過使用各種工具安置捕獲到的蛇,什麼鐵籠子、鐵桶、鐵框統統試了一遍。最后,捕蛇人發現,不論什麼花里胡哨的工具,都不如家里最常見的布袋子好用。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