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新疆牧民張培偉家中發生一件怪事,他們家的羊莫名死在了羊圈里,同時肚子還被破開,羊的內臟、肉也被吃掉一大半。到底是誰半夜來羊圈里殺羊了?而且還是生吃!聯想到最近雞也丟了很多,張培偉看了看家中的兩只「小貓」,背上冒出一層冷汗:完了,我撿回來的很可能不是貓!
當年5月,張培偉在山里放牧,突然聽到附近的草叢窸窣作響。他好奇地走近一看,赫然發現了兩只縮在一起的小貓崽。他第一反應是草原班貓幼崽,雖然毛色偏白不太像,但那時山里下著冷雨,小貓又發著抖,張培偉也沒等到貓媽媽,便把它們帶回了家。
這兩只「小貓」已經在張培偉家生活快半年了,很受家里人的喜愛。張培偉還給它們取了名字,雌貓叫「古麗」,雄貓叫「巴哈德」。兩只小家伙除了不會喵喵叫只能發出一些低吼聲,其他方面都非常健康,而且生長速度很驚人,剛撿回來幾個星期就長到了20多厘米。
張培偉起初覺得長得快是好事,但漸漸他也覺得不對勁,小貓們體型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斑貓,毛發也更厚更蓬松,尾巴又粗又長要拖地行走。甚至已經不能住進貓窩了。張培偉只好將它們放在羊圈里養,從此古麗和巴哈德開始挑食,它們食量驚人頓頓都少不了肉,張培偉還得隔三差五喂雞加餐。
到偷吃雞羊的時候,兩只「小貓」已經長到了15公斤,要知道成年草原斑貓也就8公斤左右。張培偉仔仔細細地檢查了羊圈,他之前為了防狼把羊圈封得很結實,因此可以肯定就是小貓們偷吃的。兩只吃得多長得快的「小貓」,已經耗費他很多金錢和精力,現在家畜也被偷吃,張培偉感到有點負擔不起了,于是他便決定去揭開「小貓」的真實身份!
張培偉拍下小貓照片寄給動物專家,得到回復后一直懸著的心提得更高了:「你養的不是什麼草原斑貓,這就是兩只雪豹呀!」張培偉想到自己親密的小寵物居然是會吃人的豹子,震撼不已。而相關保護部門和自治州林業廳的專業人員也先後來到張培偉家,證實了「兩只小貓」是雪豹的想法。
聽到有關部門想要把雪豹帶走,去訓練野外生存技能后放歸大自然的想法,張培偉有點低落。但他通過有關部門得知,私人圈養保護動物是違法的,再加上自己也確實支撐不起雪豹的喂養費用,他也就看開了。有關部門還給張培偉開起愛心賬號,向社會熱心人士發起號召,補貼了張培偉一家喂養雪豹的費用。
雪豹是一種大型貓科哺乳動物,通常生活在西藏、新疆、四川等省份的高山寒漠帶地區。雪豹體長約為1~1.5米,雄性比雌性體型略大,它們有一條標志性的粗長尾巴,尾巴長度可以達到自己身長的80%以上。
雪豹整體呈現灰白色,身上分布有黑斑,額頭前的黑斑比身體上的更小更密集。由于常年生活在冰雪高山之上,它們的毛發厚實便于保暖,尤其肚子前的毛可以長到12厘米長。雪豹通常在石洞、巖石裂縫等地設置巢穴。
雪豹出沒于早晨、黃昏時間段,天生擁有敏捷的身形和極強的跳躍力,能夠支撐它們在陡峭的山巖崖壁之間來回行動。
雪豹一年只繁殖一次,1~3月求偶,4~6月生產,而且一胎最多生3只。由于雪豹是獨居動物,雄雪豹和雌雪豹交配完后會回到它們自己的地盤,雌雪豹獨自養育雪豹幼崽。在小雪豹剛出生的半個月里,雌雪豹會細心地照顧它的孩子們,很少會出現單獨離開的情況,那為什麼張培偉等不到雪豹媽媽呢?
有可能是張培偉撿到兩只小雪豹時,它們剛開始嘗試外出捕食。雪豹的警覺性令人們很難發現它們,因為小雪豹剛出生時很虛弱完全離不開雌雪豹的照顧,所以它們一般是不會離開巢穴的。但小雪豹2個月時便可以和媽媽一起出門了,3~4個月大的時候已經能嘗試并參與捕食活動。
這時候的小雪豹雖然會得到悉心的捕食教導,但它們畢竟還是幼崽,在18~22個月以后才能脫離豹媽媽獨立生活。
由于環境的變化高山之上可供雪豹食用的獵物越來越少,雪豹捕獵的時間也更長了,所以張培偉可能是在雪豹媽媽帶孩子出門獵食未歸時撿到的小雪豹。不管是豹媽媽遭遇了不測,還是覓食的時間太長,都能看出雪豹目前的生存狀態不容樂觀。全球變暖等問題導致雪線后退、林線上移,常年在高寒地區獨居的雪豹開始面臨金錢豹等森林動物的競爭。同時因為人類過度開發、偷獵,雪豹的數量更少了。
目前為止,雪豹已經是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脊椎動物紅色名錄中評定等級為瀕危。近年來,國際上也召開了雪豹保護大會,全球對雪豹的保護意識正在逐漸提升。
優雅的雪山精靈被當成貓咪喂養,牧民撿到雪豹的經歷聽起來確實很神奇。不過好在兩只小雪豹遇到的是好心牧民而沒有落入心術不正之人手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