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鄉間和城郊生活經歷的小伙伴,大多對蟾蜍有所了解。蟾蜍通常出沒在夏秋之夜的路邊草叢,雖說蟾蜍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還是不少害蟲的天敵,可看它滿身的疙瘩,就讓人不敢輕易招惹。
之前有在台灣花蓮縣豐濱鄉,有人不但招惹了它,還斗膽吃了它的肉,結果釀成了1死5中毒的慘劇。經當地衛生主管部門采樣鑒定,確認6人是因誤食盤古蟾蜍中毒。
盤古蟾蜍是什麼樣的物種?
盤古蟾蜍 俗稱台灣蟾蜍,廣泛分布于我國的台灣。生長在山區與靠近山區的丘陵地,是當地體型最大的無尾目動物。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蟾蜍科 Bufonidae
屬: 蟾蜍屬 Bufo
種: 盤古蟾蜍 B. bankorensis
盤古蟾蜍,體型大,身長在6-20厘米之間,大多數約6-10厘米。雌蟾明顯比雄蟾大很多。
盤古蟾蜍與人手的比例參考
盤古蟾蜍體色多樣,有紅褐色型、黃褐色型、暗褐色型、橘紅色型與灰黑色型等,有些甚至有背中線、花紋或斑塊。
但不論如何多變,它們的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疣,眼后還有一對大型突出的耳后腺。
盤古蟾蜍的耳后腺和疣都能分泌毒液,這完全是為了防御,除非是受到很大的刺激,否則它們不會分泌毒液。
蟾蜍毒素常存于卵、皮膚及內臟,肉則沒有。屬于一種強心配醣體,具心臟毒性,誤食會引發心律不整等癥狀,嚴重的情況會致人死命。
2019年12月18日,台灣花蓮縣豐濱鄉有民眾食物中毒,造成1死5傷,花蓮縣衛生局人員采樣鑒定,確認6人是因為誤食盤古蟾蜍而中毒。
盤古蟾蜍廣泛分布于台灣全島,且適應力強,在平地,常出現于較開闊的地方,如闊葉林、草地、開墾地或住家附近,在山區,分布山區的海拔高度可達3000米。
以蟲類為食,有時也會吃蚯蚓,常常可見到在步道、空地或路燈底下比較亮、蟲類較多的地方覓食,覓食時總是坐在地上,等待食物進入攻擊范圍之內,有別于黑眶蟾蜍,除了用舌頭外,盤古蟾蜍也會直接用嘴巴叼起食物,而黑眶蟾蜍只會用舌頭將食物黏回嘴里,所以能吃的食物大小有限。
圖為:黑眶蟾蜍
由于本身有毒,因此除了大冠鷲及少數的蛇類外,天敵其實不多,當盤古蟾蜍遇到攻擊時,會做出類似俯臥撐的動作,如果無效,則會做出鼓氣姿勢,甚至裝死,最后才會從耳后腺噴射毒液。
當遭遇敵害時會鼓起胸部撐起四肢,
裝出雄壯威武的模樣。
繁殖期從9月到隔年3月,尤其秋季經常可以見到水池、溪流中到處都是泡在水中的盤古蟾蜍,由于雄蟾蜍并沒有鳴囊,加上視力不好,因此雄蟾蜍會積極的將任何附近會動的東西都抱上去。由于雄蟾主動追求雌蟾,因此雄蟾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經常出現多只雄蟾爭先恐后抱一隻雌蟾的現象,有時也會出現雄蟾誤抱雄蟾的情況
直到競爭結束,雌蟾蜍才會帶著勝利的雄蟾蜍到適當的地方產卵。可見到產下的卵串伸展于水底或纏繞在水草上。
卵串呈長條形,卵粒黑色,位于雙排的長型卵串中,約80厘米,一次可產四千顆以上的卵粒。蝌蚪黑色有毒,常聚集成一大群。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