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喜歡為自己的長壽(并且一直在變得更長)感到自豪,但令人驚訝的事實是,在長壽方面,智人與動物王國的其他成員相比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包括鯊魚、鯨魚、和蛤蜊。甚至蠑螈也不例外。在本文中,按照預期壽命增加的順序,我們將揭示出不同動物家族中11種最長壽的成員。
1、最長壽的昆蟲:白蟻皇后(50年)
白蟻皇后
人們一般認為昆蟲的壽命只有幾天,或者最多幾周,但白蟻的壽命超出你的想象,白蟻群落都由國王和王后統治。被雄性授精后,蟻后逐漸增加了卵的產量,從最初幾十個,逐漸增加到每天接近 25,000 個的水平(盡管并非所有這些卵都會成熟,否則我們就都被白蟻淹沒了!)在沒有受到捕食者騷擾的情況下,已知白蟻蟻后可以活到50歲,而白蟻王(它們幾乎一生都與多產的配偶一起躲在洞房里)的壽命也相對較長。至于構成蟻群核心的普通白蟻,它們最多只能活一到兩年。
2、最長壽的魚:錦鯉(50歲)
錦鯉
在野外,魚的壽命很少超過幾年,即使是精心照料的金魚也能幸運地活到十年。
3、最長壽的鳥:金剛鸚鵡(100歲)
金剛鸚鵡藍鸚鵡
在很多方面,金剛鸚鵡與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郊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色彩繽紛的鸚鵡親戚一生中只配偶一次;母鳥孵化蛋(并照顧幼崽),而雄鳥則覓食;它們的壽命與人類相似,在野外可存活60年,在圈養條件下可存活100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盡管金剛鸚鵡的壽命異常長,但由于它們作為寵物的需求以及它們的雨林棲息地受到破壞,許多物種都面臨滅絕的危險。金剛鸚鵡、鸚鵡和其他鸚鵡科成員的長壽引發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鳥類起源于恐龍,而且我們知道許多恐龍體型較小,羽毛色彩繽紛,因此鳥類中一些小型代表是否可能會進化成恐龍?古老的爬行動物家族已經有過數百萬年的壽命,難道鳥類也會有這般長壽嗎?
4、最長壽的兩棲動物:洞穴蠑螈(100歲)
洞穴蠑螈
假若你需要列出一種經常達到百年壽命的動物,那麼盲蠑螈(Proteus anguinus)很可能會是你清單上的最后之一:一個脆弱的、沒有眼睛的、洞穴棲居的、只有六英寸長的兩棲動物,它怎麼可能在野外生存超過幾周呢?博物學家將P. anguinus的長壽歸因于其異常緩慢的新陳代謝——這種蠑螈需要15年才能成熟,大約每12年交配一次并產卵,幾乎不動(尤其在有充足食物的情況下)。更重要的是,這種蠑螈生活的南歐潮濕洞穴幾乎沒有捕食者,這使得P. anguinus能夠在野外生存超過100年。(根據記錄,第二長壽的兩棲動物日本大鯢很少能超過半個世紀。)
5、最長壽的靈長類動物:人類(100歲)
一名索馬里老年婦女
人類如此頻繁地活到百歲大關——在任何特定時間,世界上大約有500,000名百歲老人——已經成為了多麼驚人的進步,以至于人們很容易忽視這一事實。數千年前,幸運的智人如果能活到二三十歲就被認為是"老人",而直到18世紀左右,平均壽命很少超過50歲。
6、最長壽的哺乳動物:弓頭鯨(200 歲)
弓頭鯨
一般來說,大型哺乳動物的壽命往往相對較長,但即使按照這個標準,弓頭鯨也是一個例外:這種重達百噸的鯨類動物的成年壽命通常會超過200年。最近,對鯨魚基因組的分析揭示了這個謎團:事實證明,弓頭鯨擁有獨特的基因,有助于DNA修復和抵抗突變(從而抵抗癌癥)。由于B. mysticetus生活在北極和亞北極水域,其相對緩慢的新陳代謝可能也與其長壽有關。如今,大約有25,000頭弓頭鯨生活在北半球,自1966年以來,數量出現健康反彈,當時國際社會采取了嚴厲措施阻止捕鯨者。
7、最長壽的爬行動物:巨龜(300歲)
巨龜
加拉帕戈斯群島和塞舌爾群島的巨龜是「島嶼巨人癥」的典型例子,這種動物被限制在島嶼棲息地,不受掠食者的騷擾,體型會長得異常大。這些龜的壽命與它們500到1,000磅的體重完全匹配:眾所周知,人工飼養的巨型龜的壽命可以超過200年,而且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野生龜的壽命通常會達到300年。與名單上的其他一些動物一樣,巨龜長壽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這些爬行動物的移動速度極其緩慢,它們的基礎代謝水平極低,而且它們的生命階段往往相對較長。(例如,亞達伯拉象龜需要30年才能達到性成熟,大約是人類時間的兩倍)。
8、最長壽的鯊魚:格陵蘭鯊魚(400歲)
格陵蘭鯊
如果世界上還存在公平的話,格陵蘭鯊(小頭鯊)恐怕應該和大白鯊一樣出名:它和大白鯊一樣龐大(一些成年鯊魚超過2,000磅),而且由于其北極的棲息地,它更加與眾不同。你甚至可以說格陵蘭鯊和《大白鯊》中的明星一樣危險,但方式不同:饑餓的大白鯊會把你咬成兩半,而小頭鯊的肉里富含三甲胺N-氧化物,一種對人類有毒的化學物質。盡管如此,格陵蘭鯊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400年壽命,這可以歸因于其低于冰點的環境、相對較低的新陳代謝以及肌肉中甲基化化合物提供的保護。令人驚訝的是,這種鯊魚直到一百歲之后才達到性成熟,而在這個階段,大多數其他脊椎動物早已不再性活躍,甚至早已離世。
9、最長壽的軟體動物:海洋鵪鶉(500 歲)
海洋圓蛤
一個500歲的軟體動物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考慮到大多數蛤蜊幾乎一動不動,你怎麼知道你手里的蛤是活的還是死的?然而,也有一些科學家以研究這類事情為生,他們已經確定,海洋圓滾滾(Arctica islandica)實際上可以存活幾個世紀,正如一個超過500年大關的個體所證明的那樣(您可以確定通過計算貝殼中的年輪來確定軟體動物的年齡)。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世界某些地區,圓蛤也是一種受歡迎的食物,這意味著大多數人永遠無法慶祝自己的五百歲生日。生物學家尚未弄清楚為什麼島狀海藻如此長壽。一個線索可能是其相對穩定的抗氧化劑水平,它可以防止導致動物大多數衰老跡象的細胞損傷。
10、最長壽的微生物:內石(10,000 年)
南極巖石內發現內石生命體
術語「內石」是指生活在地下深處巖石裂縫中的細菌、真菌、阿米巴原蟲或藻類。研究表明,其中一些群體的個體每百年才進行一次細胞分裂,這使得它們的壽命可達一萬年。從技術上講,這與某些微生物在幾萬年后從停滯或深凍中復活的能力不同;從有意義的意義上說,這些內石雖然不是很活躍,但仍然持續「活著」。也許最重要的是,內石是自養的,這意味著它們不是用氧氣或陽光來促進新陳代謝,而是用無機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在其地下棲息地中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11、最長壽的無脊椎動物:燈塔水母(可能永生)
燈塔水母
水母的平均年齡很難確定,因為這些無脊椎動物非常脆弱,不適合在實驗室進行深入分析。然而,如果沒有提及燈塔水母,最長壽動物的名單就不完整,這是一種水母,能夠在性成熟后恢復到幼年水螅階段,從而使其具有永生的潛力。然而,任何水母個體都能存活數百萬年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僅僅因為你在生物學上是「不朽的」,并不意味著你不能被其他動物吃掉或屈服于環境的劇烈變化。同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圈養不朽水母幾乎是不可能的,迄今為止,這一壯舉僅由一位在日本工作的科學家完成。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