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管子直通膽囊,每天吃不飽飯就算了,還有人捅開這根管子獲取最新鮮的膽汁。套上「鐵馬甲」,困在窄小的牢籠里,從出生到死亡都沒有任何自由。
這就是膽熊的一生,也是昂貴的熊膽粉的來源。
用于取膽的熊名為膽熊,膽熊不是一個物種的名字,而是所有人類養殖用于取膽汁的熊泛稱,黑熊棕熊都可以用此名。
簡單來看,膽熊似乎和家畜一樣,人給它食物住所,它用自己的膽汁作為回報,但實際上膽熊比家畜悲慘得多。
首先,人工養殖的膽熊仍然是野生動物,它們并不適應圈養環境,而且一餐飽飯都吃不到。
因為養殖場的人堅信,饑餓、口渴能夠讓熊分泌更多的膽汁,所以只給它們一點養分讓它們不至于餓死。
這種做法,能不能獲得更多的膽汁不說,光是飼養成本就節省不少。
除了吃不到一口飽飯,膽熊們還連隨意支配自己的身體的自由都沒有。
為了防止熊抓破導管,工作人員會為熊穿上一種特制馬甲,你可能想象到的是古代鎧甲的樣子,實際上,這東西比鎧甲笨重許多,更像是一種刑具。
熊喜歡撓癢癢,這種刑具裝到它們身上后十分悶熱,加上虱蚤橫生,它們會瘙癢難耐,卻又不能去撓。即便那熊多麼的威武霸氣,在這種刑具之下,只會痛苦地翻滾求饒,狼狽不堪。
最殘忍的是取熊膽汁的過程,為熊取膽汁基本不打麻藥,那樣成本太大。工作人員采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用鐵鉤勾住熊的脖子和四肢,將其固定。
接著,熊肚子上一片被剃了毛的區域展露在眼前,上面一道傷口觸目驚心,
因為膽汁是重復抽取的,所以這個傷口永遠沒有痊愈的可能。傷口上有一根口管,那是人們利用手術安上去的,外連一根透明塑料軟管,內直通熊的膽囊,平時用敷料把軟管和傷口包扎起來。
需要取膽汁的時候,將包扎打開,針筒[插·入]口塑料軟管內。
抽取膽汁的過程也十分漫長,針筒為了等待膽汁積累,時抽時停,比起從始至終的折磨,這種斷斷續續,更讓沒有打麻醉的熊難以忍受。
熊的慘叫,隨著針筒的抽與停,有節奏地起伏著。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折磨,這些熊已經不成熊樣,甚至有很多熊因為疼痛咬爛自己的手掌。
這種折磨下,也有熊進行反抗,但它能做的反抗,只是求死。
一頭棕熊不知怎麼掙脫了束縛,它拼命地將肚子上的傷口撕扯開,接著,肝腸也扯了出來,血不停地流出。
發現異常后立即有人出去示警,其余工作人員用鐵鉤試圖用鐵鉤制服暴動的棕熊。
最后這頭熊如愿以償的死去,盡管死時的樣子并不好看。飼養場的場主面無表情,只手手一揮:「趕緊救熊掌。」
熊掌必須活砍才有價值。沾著鮮血的熊掌砍下來后很快被洗干凈,到了豪華酒店的餐桌,這時候熊掌的美味與珍貴,掩蓋了原本的血腥。
家養的豬、羊,只有在生命結束時才會有一瞬間的痛苦,在此之前它們都不用為自己的吃住發愁。
這些囚禁著的膽熊,無時無刻不在受著折磨。
對于其它家養牲畜,死是一種結束,對于膽熊來說,死是一種解脫。
既能拯救這些可憐的熊,又不影響市場的需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替代品。
隨著人工熊膽粉的研究不斷深入,以及已有文獻證明,人工熊膽粉的化學成分與熊膽粉成分十分接近。
除了尋求替代品,研究新的取膽汁技術,代替無管引流,也能減輕熊所承受的負擔。
一切的方法只能代替或創新活熊取膽,但不可全面禁止。
制止活熊取膽簡單,但制止人類的貪婪心很難。一旦活熊取膽被禁止,將有更不規范的取膽手法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進行,更多人冒險對野外的熊下手。
這就是那麼的無奈。人類救熊,又何嘗不是救自己。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